我们的愿景

守护心灵 探索冥想与内观的力量

作者:宣小卫 更新:2025-04-03 23:30:10 来源:女邦网
导读:守护心灵 探索冥想与内观的力量,活在当下,知易行难。 城市生活匆忙而紧凑,每个人也面对生活的压力,去 shopping、饮酒、吃东西,都是释放压力的方法。练习 meditation,让我们把注意力投向自身,向内

守护心灵 探索冥想与内观的力量

活在当下,知易行难。

城市生活匆忙而紧凑,每个人也面对生活的压力,去 shopping、饮酒、吃东西,都是释放压力的方法。练习 meditation,让我们把注意力投向自身,向内寻求能量,也是学习放空心灵的内存,让身体运转效率更高。

作为一种锻炼心性的方法,冥想(Meditation)听上去总带有一丝神秘感,仿佛这个词语只配出现在得道高僧或者瑜伽大师身上,但其实这并非高深难懂的修炼,只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达到提升专注力和认识自身的目的,今次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冥想方法:瑜伽冥想、打坐和禅修,以及内观。

按图续。

守护心灵 探索冥想与内观的力量

如果人的大脑像电脑一样运作,冥想就是帮你清空内存,让你获得一个可以接受爱、喜悦和灵感的空间。每次开始瑜伽冥想可谓三者最易为初学者掌握。练习前后,老师都会要求我们调整呼吸,将头脑放空,这便是一种冥想。

纽约长大的香港人Win-Sie Tow 是一名纪录片导演,并于Yoga Bam Bam 教授 Mindful Hatha 瑜伽和冥想。她介绍,练习冥想时,可以观察自己的呼吸、在脑海中数数,或者想像有气流经过身体的各个部位来集中注意力。对于刚开始练习冥想的人,需要一些外界的工具来帮助集中注意力,比如 singing bowl 发出的嗡声;鼠尾草、檀香和薰衣草气味的香薰,或是暗室中微弱的烛光等等。

「冥想不在于时间长短,每天坐一分钟、五分钟都可以,关键是要持之以恒。」

守护心灵 探索冥想与内观的力量

禅修的最大特色是具备佛教背景,是在冥想中融入佛教所倡导的正念。临床心理学家何念慈(Annie Ho),早于求学阶段在医院实习时,就接触到用于辅助临床医疗的冥想课程——冥想已经被证实具有减低压力和焦虑、增强免疫力及舒缓疼痛等功效。从那以后,她开始有规律地进行打坐并不时参加禅修课程,帮助她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——2011年,丈夫张达明患上癌症,她从人生最顺遂的日子跌落谷底。徘徊在忧郁和焦虑边缘,身心俱疲,幸依仗心理学和佛学的认知每天调整,一步一跌走过来,她说:「随时用呼吸来调整自己的状态,无论处于什么环境,希望能做到境随心转,而不是心随境转。」

2013年Annie曾去法国梅村参加一行禅师的共修团体,回忆那段宝贵的经历,她说一行禅师在梅村从零开始,建设了一块人间净土,虽然地处偏僻的乡村,但那里的一茶一饭无一不美,从色彩到味道都是自然的融合,仿佛能看到一个宇宙。佛教提倡大爱,认为每一样东西都有生命,专心地、温柔地对待万物,何尝不是意义更为广泛的禅修。